NTNU

最新消息

2024.0426

金馬獲獎電影《老狐狸》導演座談 引領觀眾探索多元社會價值
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4月24日舉行通識教育影展,由通識教育中心鄭怡庭主任主持,邀請導演蕭雅全進行電影《老狐狸》映後座談,分享電影幕後創作的心路歷程,引領觀眾探討同理與利益的對立價值辯證。

蕭雅全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,涉足電影業與廣告圈,抱持對影像創作的熱愛,自2000年至今已拍攝四部長片,最新作品《老狐狸》更榮獲2023年金馬獎最佳導演、最佳男配角、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及最佳造型設計。

《老狐狸》吸引觀眾重溫1989至1990年的臺灣社會,在那個經濟起飛、全民瘋股的年代,透過十歲男孩廖界的懵懂雙眼,試圖去理解現實社會中的蘊含的階級、人性、平等與矛盾。

「我的孩子十歲時不斷問我:這個社會有正義跟公平嗎?」蕭雅全坦言,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。當孩子的所學與看到的世界產生落差時,他不想以謊言糊弄這個疑問,歷經時間累積對問題的思考與感受後,他漸漸型塑出《老狐狸》的故事樣貌,以孩童的價值觀建立過程作為敘事初心。

談到創作裡遇到的困難,蕭雅全分享,創作《老狐狸》時,他改變了過去習慣的作品敘事脈絡,相較自己上一部電影《范保德》的人物與時空情節複雜,優美的敘述手法卻與觀眾距離遙遠。在《老狐狸》裡,他期望盡量不壓縮或稀釋情節內容,讓說故事的方法更貼近觀眾。

關於電影角色的塑造,蕭雅全表示,故事裡秉持利他精神的父親「廖泰來」,其原型就是自己的母親。「這個人物不是一個單一的面孔,而是幾萬張面容的交集。」飾演廖泰來的演員劉冠廷、女配演員劉奕兒、電影監製侯孝賢都提過個角色如同自己的父親或母親,蕭雅全認為,這種富含同理心的價值觀,呈現出一個時代的群像記憶。

回顧製作廣告片的生涯,蕭雅全認為自己對社會的學習多來自商業的舞台,與業主的對談,就如同電影中「利己」與「利他」的價值觀拉扯。他捨棄劇本前三四版,停留在1990年的父子和解結局,經歷一切後的孩子長大到2022年成為什麼模樣的結局,才是蕭雅全想要給下一代的建議。「我不打算對我的孩子隱藏世界的殘忍或美化世界的溫暖,我想同時向他揭露(全貌),而關鍵就是選擇。」

時序拉回現代社會,蕭雅全提到當今人們喪失對他者的同理,其一來自階級複製割裂貧富地位,不同階級者無法相互理解與溝通,其二源自手機、網路科技問世,使人與人關係日漸疏遠。因此在座談尾聲,他建議年輕世代多貼近人群,並透過廣義閱讀習取前人累積的生命經驗,作為人生困境時的線索出路。(撰文:校園記者社教115羅卉昀/編輯:張適/核稿:胡世澤)